11月30日,济民可信宣布,旗下子公司济煜医药与沪亚生物就KRAS抑制剂JMKX1899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基于公开的专利说明书,推测靶点具体为KRASG12C。
12月1日,CDE官网显示,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法米替尼+SHR1802联合疗法获批临床,用于晚期实体瘤。
12月1日,东曜药业宣布,其自主研发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TAB008(商品名:朴欣汀,拟用英文Pusintin)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者复发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这是是东曜药业首个获批上市的抗体药。
大约15%的白种人和近50%的亚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EGFR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可改善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目前已获批1代、2代及3代EGFR靶向药物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EGFR 20ins)疗效有限。几项临床前数据提示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对 EGFR 20ins的NSCLC具有潜在疗效,然而,尚未在前瞻性临床试验中得到很好的评估。近日,lung cancer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开放标签、非随机 I/II 期研究,以评估奥希替尼对EGFR20ins 阳性 NSCLC 的疗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种类型的癌症治疗,并已证实对肝细胞癌(HCC)有效。IMbrave150试验表明,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在晚期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HCC中取得了显著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根据这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晚期HCC的一线全身治疗已转向“T+A”方案。
今日,Turnstone Biologics宣布与Moffitt癌症中心达成多年战略研究合作,共同进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的研究。这一合作将聚焦于使用Turnstone的新一代TIL制造策略,开发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类型的创新候选疗法,以及支持该公司主打TIL项目TIDAL-01的IND申请。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调节T细胞的活性,让它们重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最终实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尽管有一些患者能从这一免疫疗法中受益,但还是有许多人容易出现药物抗性,甚至是完全对药物没有反应。
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源于散播性的肿瘤细胞(DTCs,disseminated tumor cells)将“种子”播撒到了次级器官中,这些DTCs在引发有症状的明显转移之前能在体内保持休眠状态数年或几十年。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题为“An NR2F1-specific agonist suppresses metastasis by inducing cancer cell dormanc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Icah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新型治疗性手段或能通过促进癌细胞进入其无法增殖的休眠状态的方式来预防转移性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有效预防多种类型癌症复发和转移扩散的新型疗法,包括乳腺癌和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等。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康方生物已启动一项AK112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临床研究。康方生物曾在新闻稿中表示,AK112是其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也是全球领先进入3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同类药物。
染发剂这类可以改变头发颜色的日化用品,在生活中使用得非常普遍。 不少中老年人为了掩盖白发、显年轻,会定期将头发染黑;还有很多年轻人,为了潮、酷、帅、美,也会把头发染成其他颜色,甚至“五颜六色”。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多种生物标志物或与人类癌症有关,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文章,共同聚焦与癌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Sci Rep:识别出用于开发尿液检测技术的新型潜在胆管癌生物标志物 doi:10.1038/s41598-021-00530-0
EGFR-TKI是晚期NSCLC的重要治疗方式。其中,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三代EGFR-TKI同时靶向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并对CNS病灶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不断增加。目前,奥希替尼已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治疗,以及EGFR突变阳性NSCLC的术后辅助治疗。 国产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也已获NMPA批准。尽管三代EGFR-TKI取得了瞩目的临床疗效,但大部分患者仍会在一年左右出现耐药,耐药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
今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百济神州申报的富马酸BGB-10188胶囊获得两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据悉,BGB-10188是一种高选择性PI3Kδ抑制剂,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卓越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环状rna (circRNAs)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里,作者研究了 circ-NOL10(一种在乳腺癌中被高度抑制的 circRNA)的机制和临床意义。随后,作者还发现了调控circ-NOL10的rna结合蛋白(RBP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调控rbp以及circ-NOL10下游microRNAs (miRNAs)和mRNA靶点。采用RNA免疫沉淀、荧光素酶实验、荧光原位杂交、细胞增殖、创面愈合、基质细胞侵袭、细胞凋亡实验和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了circ-NOL10在体内外的作用和机制。
白细胞介素(IL)-6诱导的肿瘤进展是通过诱导抗凋亡和增殖基因来实现的。然而,其他机制,如IL-6对环状RNA(CircRNAs)的调节是否也有助于肿瘤的发展,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高通量RNA-seq技术鉴定IL-6刺激下肝内胆管癌细胞(ICC)差异表达的CircRNA。CircRNA GGNBP2(源自GGNBP2基因,称为cGGNBP2)通过IL-6处理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CGGNBP2的生物发生受RNA结合蛋白DHX9调控,DHX9还受IL-6介导。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发生率与吸烟、种族、年龄等因素相关)被发现和证实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