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9月13日-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大会邀请了全球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肿瘤领域研究进展,共同推动全球肿瘤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苗惠文教授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评估了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LA-ESC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息肉可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以及错构瘤型四种,其中腺瘤性息肉的危险性最高,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起源于此。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成为欧洲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
同济大学教授研发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创新抗癌药,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随着免疫治疗的引入,尤其是TORCHLIGHT研究治疗方案在中国的获批为TNB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免疫治疗与其他疗法的组合,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2024 ESMO)于9月13日至9月1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来自全球肿瘤领域的学者共聚一堂、分享肿瘤诊疗的新研究进展。本届会议上,随机II期ABIGAIL研究结果的公布受到了广泛关注,特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李曼教授分享并解读该结果。
免疫治疗已成为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一线治疗选择,并且各种各样的新药也都在尝试和PD-1单抗这一类免疫治疗进行联合,以期提高患者的获益。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且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癌症,预后普遍较差。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局限期(LS-SCLC)被确诊,治疗选择有限。尽管近年来胸部放疗和预防性颅脑放疗(PCI)在改善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患者后来发生脑转移(BM)。这项研究探索了与脑转移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揭示了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的脑转移风险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在肿瘤微环境中,低氧(缺氧)被普遍认为是肿瘤恶化的推手。然而,来自Josep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低氧环境不仅仅帮助癌细胞生长,还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抗癌能力。这一研究成果挑战了以往的认识,并可能为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突破口。
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诊疗专家共识(2024)》总结了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诊疗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共识意见,我们将基于专家共识及文献报道进行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线肺癌治疗!复宏汉霖PD-1新药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上市许可积极意见
中国是全球癌症最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肺癌是“头号杀手”。根据患者肿瘤的分布情况,III期肺癌的治疗中,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病程进展最为严峻。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期间,对于这类疾病的研究再现重磅成果。全球主要研究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就LAURA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和远处进展的风险做了简短口头报告:与同步放化疗后接受安慰剂相比,奥希替尼作为EGFR阳性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进展和中位至远处转移时间(TTDM)的改善均具有临床意义。
辉瑞公司宣布,其针对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单克隆抗体ponsegromab的 II 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接受ponsegromab治疗的癌症恶液质和GDF-15水平升高患者的体重与基线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期间,阿斯利康的泰瑞沙?(通用名:奥希替尼)继在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了LAURA III期临床的主要研究终点无进展生存期(PFS)后,再添重磅成果。
今日(9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刚刚公示,百济神州(152.320,0.56,0.37%)1类新药注射用BGB-C354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公开资料显示,BGB-C354是一款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百济神州在实体瘤领域布局的一款新分子实体,本次为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癌症药物的首个注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