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与放疗、手术治疗并称为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时至今日,化疗仍是小细胞肺癌(SCLC)等多种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化疗在改善肿瘤患者病情的同时,也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多种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是化疗患者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进而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症状。曲拉西利是一款高效、选择性、可逆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既往研究显示,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接受化疗前给予曲拉西利,可有效减少患者化疗第1周期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DSN)并降低患者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SN)发生率。此前,河南省肿瘤医院吴育锋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例曲拉西利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的病例分享。为此,医学界特邀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启鸣教授进行点评,小编对此进行了详细梳理,以飨读者。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ET基因融合只占1%-2%,并且很少与EGFR、KRAS、ALK等驱动基因同时出现。长期以来,RET基因融合患者的治疗方式非常有限,也缺少有效的靶向药物,直到2020年5月,FDA加速批准selpercatinib用于治疗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成年患者。在关于selpercatinib的报告中,铂类化疗组(n=105)的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23-81),未治疗组(n=39)的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23–86),仅包括少数80岁的患者。因此,selpercatinib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仍不清楚。
肝切除术是早期至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由于中国大多数肝细胞癌的诊断为中晚期,因此手术指征扩展到CNLC分期的II-IIIa期。然而,切除术受限于早期和晚期复发,大多数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结局仍不理想。早期复发起源于原发肿瘤的肝内转移,而晚期复发则代表残余肝的新发病变。
今年指南的最大亮点在于,基于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药物可及性和医保因素,结合中国专家意见的原则,为我国乳腺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汝小爱将按乳腺癌分型整理,连续3天为大家报道今年指南的更新重点~友友们可按需阅读哦~
近日,FDA已授予奥司他单抗(TST001)用于治疗胰腺癌患者的孤儿药认定(ODD),这是该药物继2021年首次被认定用于治疗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后的第二个ODD。Osemitamab是全球正在开发的第二先代Claudin18.2靶向抗体。作为一种高亲和力人源化抗claudin18.2单克隆抗体,具有增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研究者相信,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晚期胰腺癌,它也有可能带来变革。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肿瘤也有了更多深入的认识。肿瘤免疫药物的应用,就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因其疗效较好在临床上备受关注。
意外发现!慢性炎症是癌症转移的帮凶!换句话说,我们努力“赶跑”慢性炎症,有望降低癌症复发转移概率!
对于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无疑是最常见的局部治疗方案。TACE被推荐用于BCLCB期的HCC患者,以及无法接受手术或消融等根治疗法的患者。据悉,TACE可诱导至少6个月的客观持续反应,并提高不可切除HCC患者的生存率[1]。在用载药微球(TACE-DEB)递送TACE后,局部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达到了6个月的63%,1年的54%和60%[2]。
拜耳近日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口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诺倍戈?(达罗他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成年患者。此前,达罗他胺已获批用于治疗有高危转移风险的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此次获批进一步拓宽了达罗他胺的前列腺癌适应症范围。
针对肺癌的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如同一盏明灯,为许多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目前,针对KRAS基因的G12C位点已经逐渐有几款靶向药获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MG510(Sotorasib,中文名索拖拉西布)。尽管这款药尚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也尚未在国内上市,但各种媒体已经宣传它可以治愈肺癌,让人们充满期待。
软脑膜病是癌症的一种并发症。当原发性肿瘤的癌细胞转移到脑脊液和软脑膜时,就有可能发生脑膜转移。癌细胞会快速扩散到整个脑脊液,并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NeuroBoPharmaceuticals近日宣布已向FDA提交了一份研究性新药(IND)申请。该IND申请支持DA-1241的2a期临床试验,DA-1241是一种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119(GPR119)激动剂,正在开发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PD-1/PD-L1抑制剂无疑是NSCLC免疫治疗的关键,在标准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显著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的OS。然而,ICIs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激活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这与ICIs的作用机制相关。免疫细胞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促使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组织器官。引发的IrAEs几乎累及身体的各个器官,最常见的是皮肤、胃肠道、肺和内分泌。尽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临床治疗中,irAEs的发展极大地限制了ICIs在许多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通常,原发性肝癌复发又被称为晚期复发,定义为原发性肿瘤治疗后2年复发。晚期复发通常与新生肿瘤发展有关,且不依赖于先前肿瘤的特征。约90%的晚期复发仅局限于肝内,因此,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基础肝病有关。
目前我们所了解的靶向药物分子机制都是基于抑制人体细胞中某些特定蛋白质的作用。例如,当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异常时,通过使用药物抑制这种异常蛋白质的活性,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相关蛋白质,如果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HER2的过度表达或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今天癌度给大家介绍非小细胞肺癌里针对HER2的一款靶向药:波奇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