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增殖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便成为了控制肿瘤发展的重要手段。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作为参与细胞周期调节的关键激酶,围绕该家族的抑制剂开发,已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药物开发的重要分支,如较为成熟的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2020年全球销量就已>50亿美元。那么,围绕整个CDK家族抑制剂的开发,自然成为了药物研发的大热门。本文将综述CDK抑制剂的最新药物开发进展。 01CDK家族简介
内分泌疗法如今依然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主要手段,ERα配体结合域的组成型活性突变会使得肿瘤对内分泌药物制剂产生抵抗性。Y537S和D538G是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Erα突变,携带这两种ERα突变的乳腺癌往往对药物氟维司群(fulvestrant)的抑制敏感性较低,氟维司群是一种典型的二线内分泌疗法;药物拉索昔芬(Lasofoxifene)是一种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其对骨骼健康和乳腺癌预防有着潜在的效益。
乳腺癌包括一系列不同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异质性,这会影响患者对疗法的反应以及其预后,这种异质性并不能通过组织病理学、肿瘤等级和结节的参与等经典的参数来进行精确定义;为了研究不同状态下乳腺异质性的整体改变,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题为“A single‐cell RNA expression atlas of normal, preneoplastic and tumorigenic states in the human breast”的研究报告中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是一种转录后调控机制,对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多样性至关重要。通过增加蛋白水平的复杂性,选择性剪接可以引起细胞的功能变化。众所周知,RNA结构元件在转录后调控过程(包括选择性剪接)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由RNA二级结构编码的调节信息对选择性剪接决定的作用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选择性剪接模式的变化已被证明可以控制癌症的进展和转移,因此这一过程的驱动因素具有临床意义。
Tessa Therapeutics(特沙生物医疗科技公司)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国际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下一代细胞疗法。近日,该公司在2021年第24届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年会(ASGCT 2021)上公布了“通用型”T细胞疗法(TT11X)的早期临床结果。
阿5月14日,璎黎药业宣布,其开发的新一代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司片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拟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新闻稿,这是璎黎药业创立以来递交的首个新药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2月,恒瑞医药已与璎黎药业达成合作,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关键新辅助/辅助3期KEYNOTE-522研究的阳性结果。该试验评估了将Keytruda联合化疗、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随后将Keytruda、安慰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
癌症的免疫治疗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效果,而且还革命性地改变了治疗癌症的理念。然而,由于晚期乳腺肿瘤中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很少,因此免疫疗法效果往往不尽如意。
作为能够让我们的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被认为是由以前自由生活的、依赖氧气的微生物进化而来。然而,使用由脂质膜包围的细胞器产生依赖氧气的能量是有代价的。这种称为呼吸的能量产生过程经常导致活性氧(ROS)产生,所产生的ROS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并损害其功能。例如,在一种称为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的过程中,ROS与膜脂质发生反应,由此产生的异常脂质过氧化物最终会引发一种铁依赖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即铁死亡(ferroptosis)。细胞使用多种保护和修复系统来对抗这些改性膜脂质的毒性作用。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武林课题组、研究员王宏志课题组在肿瘤免疫分子标志物领域取得进展,发现一个新型乳腺癌免疫相关预后分子标志物甲酰基肽受体FPR3。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周楠迪教授团队在利用DNA自组装技术构建肿瘤标志物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n ultrasensitive biosensor for dual-specific DNA based on deposition of polyaniline on a self-assembled multi-functional DNA hexahedral-nanostructure”正式发表于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10.257)。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死率的关键手段。循环肿瘤DNA
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癌的筛查通常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PSA)检查、直肠指检、核磁共振扫描及侵入性活检检查。在英国,前列腺癌占了所有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13%,但相比之下,10年的生存率接近84%。因此,对临床医生来说,如何最好地诊断和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并尽量减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同时选择更合理的方式来治疗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患者显得至关重要。
癌症的免疫治疗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不仅革命性地改变了癌症治疗的效果,而且还革命性地改变了治疗癌症的理念。然而,由于晚期乳腺肿瘤中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数量很少,因此免疫疗法效果往往不尽如意。
作为能够让我们的细胞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被认为是由以前自由生活的、依赖氧气的微生物进化而来。然而,使用由脂质膜包围的细胞器产生依赖氧气的能量是有代价的。这种称为呼吸的能量产生过程经常导致活性氧(ROS)产生,所产生的ROS可以破坏细胞结构并损害其功能。例如,在一种称为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的过程中,ROS与膜脂质发生反应,由此产生的异常脂质过氧化物最终会引发一种铁依赖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即铁死亡(ferroptosis)。细胞使用多种保护和修复系统来对抗这些改性膜脂质的毒性作用。
为了帮助在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展和扩散之前发现更多的病例,欧洲已经批准了医疗技术和设备公司BD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家检测设备。 在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有一半以上在5年前从未接受过筛查或错过检查,而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HPV病毒引起的,因此常规检测对抵御一种基本上可以预防的疾病至关重要。
5月14日,科伦药业公告,子公司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的化学药品“马来酸阿法替尼片”于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注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