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III期试验(IMspire150)公布阳性结果;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侵袭性强、增殖迅速且预后极差的小细胞肺癌约占15%。
4月29日,安进AMG510在中国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既往经治的携带KRASp.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成人NSCLC患者。
-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I期KEYNOTE-555研究队列B的中期数据。数据显示,Keytruda每6周一次400mg(400mg Q6W)给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目前已批准的每3周一次200mg(200mg Q3W)给药方案相当。中期数据显示,Keytruda 400mg Q6W治疗的患者,总缓解率(ORR)为38.6%(n=17/44;95
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无已知的获得性耐药突变、无满意治疗选择、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颅外实体瘤成人患者,包括脑转移。
罗氏(Roche)近日宣布,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无已知的获得性耐药突变、无满意治疗选择、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颅外实体瘤成人患者,包括脑转移。
亘喜生物科技集团(Gracell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公司。近日,该公司在2020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虚拟年会上公布了其通用型TruUCAR GC027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公司近日向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MHLW)提交了一份新药申请(NDA),寻求批准Darzalex (兆珂?,通用名:daratumumab,达雷妥尤单抗)皮下注射(SC)制剂,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 该剂型采用了Halozyme公司的ENHANZE药物递送技术开发,配方中含有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rHuPH20)。2019年7月,杨森制药也向美国FDA和欧盟EMA提交了Darzalex SC的补充申请。目前已上市的Darzalex产品为静脉注射(IV)制剂。 这一新剂型是强生坚定不移致力于寻求创新治疗方案以支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个例子。重要的是,Darzalex SC制剂的疗效与现有的IV制剂相当,并且降低了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显著缩短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大约5分钟。
今日,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肿瘤疗法新贵Erasca公司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以支持其多款肿瘤疗法的临床开发工作。本轮融资由该公司已有投资者ARCH Venture Partne
今天蓝图医药 (BPMC)公布了其胃肠道癌(GIST) 药物AYVAKIT? (通用名avapritinib) 在一个GIST三期临床作为三四线用药的顶层数据。这个名叫VOYAGER 的三期临床招募476位GIST患者,比较AYVAKIT与瑞戈菲尼对PFS的影响。
驱动基因的发现和靶向药物的研发,可以称得上是改变肿瘤临床实践的里程碑事件。而每每谈到靶向治疗新药进展时,我们第一关心的都是——它针对哪个部位的肿瘤,是肺癌、乳腺癌,还是肝癌?的确,在“肿瘤”这么一大类复杂难缠的疾病中,不同部位疾病由于发病原因的千差万别,驱动基因改变自然是不同的。
脑转移是恶性肿瘤临床发展中最常见的恶性事件之一,而乳癌就是所有实体瘤癌肿中第二大发生脑转移的癌肿。因此对于乳癌患者来说,随时关注脑转移的发生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发生脑转就一定会很糟吗?
目前肝胆肿瘤领域层出不穷很多免疫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但是大多集中在肝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多线治疗耐药后的治疗还有待开垦!今天给大家分享升级版PD-1抑制剂——M7824,一款靶向PD-L1/TGF-β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在后线治疗肝癌中mOS达4.8个月,帮助多线耐药患者从中获益,而且也是首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授予二线治疗胆管癌(BTC)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的免疫药。可谓在肝胆肿瘤两开花,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0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即将拉开帷幕,第I期线上会议将在4月27-28日进行,具体会议开始时间为27日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左右。今日,在aacr官网已经公布了摘要,大家期待的重点研究数据小编给大家分享。
仑伐替尼从2017年在REFLECT试验中以不劣效于索拉非尼的好成绩获批用于肝癌一线治疗之后,很多肝癌患者都会在临床治疗中单药使用或者联合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尽管该药对晚期HCC有明显的治疗益处,但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超过50%的3级不良事件患者需要降低剂量或停止治疗,降低了患者疾病控制率,影响整体生存。为了让大家最大程度的获益与仑伐替尼治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仑伐替尼新用法:周末中断给药的治疗模式,延长既往因仑伐替尼不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给药时间,长达438天并使生存期OS达20个月。最后还会给大家分享一个用周末停用新疗法获得18个月SD的患者案例。
2020AACR在4.27正式云端开幕,一项由燃石医学与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廖宁教授团队合作的早期乳腺癌研究成果即将亮相AACR,这将是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PI3K-AKT-mTOR通路基因突变特征“首秀”。将为PI3K靶点在国内乳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做出精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