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药企纷纷发布2019年半年报,各大明星药物业绩也公之于众,那么去年刚上市的3个替尼类药物表现如何呢? 2018年,NMPA共批准了9个国产1类创新药上市,其中有3个是替尼类药物,果然是"流水的创新药,铁打的替尼"。这3个替尼类药物分别是安罗替尼、吡咯替尼以及呋喹替尼,具体信息如下:
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Persis Amrolia教授、Sara Ghorashian博士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旨在更快靶向癌细胞并导致更少副作用的新型CAR-T细胞疗法。这种方法在治疗以前无法治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方面提供非常有前景的结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9月的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hanced CAR T cell expansion and prolonged persistence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LL treated with a low-affinity CD19 CAR”。 在这项称为CARPALL的临床试验中,他们在患有复发性ALL的患儿和青年人中测试了这种新型的CAR-T细胞疗法。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崛起,给肝癌的精准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毋庸置疑的是,肝癌治疗已迈入精准化时代。所谓的肝癌精准治疗,也就是通过NGS的方式对患者的肿瘤组织或者血液进行测序来分析患者的分子分型,进而指导患者的用药以及预后的疗效分析。多项研究和案例证实,NGS基因测序对肝癌靶向免疫用药的重大意义。
接受一代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型NSCLC,约1/3的患者疾病进展是因为脑和/或脑膜转移,这类患者预后不良。多项研究表明,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能克服上述瓶颈。2019WCLC大会更新了2项案例,提示奥希替尼有效控制脑转移的同时,也能够强力抑制EGFR常见和EGFR罕见突变。
EGFR 突变肺癌患者中,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简称EGFR 20ins,占EGFR 突变的4%~12%,多见于不吸烟的NSCLC患者。已知的EGFR 20ins突变有30多种类型,有研究显示,EGFR 20ins突变可与19 号外显子缺失和21 号外显子L858R 点突变共存,也可与其他多种基因,如TP53、CDKN2A、CDKN2B、NKX2-1、RB1等的突变共存。目前上市的一代和二代EGFR-TKI对20ins的疗效都非常有限。所幸,近期第三代TKI奥希替尼(泰瑞沙)打破困境,国内张力教授团队连续报道了两项20ins治疗的研究成果,速来一探究竟。
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PersisAmrolia教授、SaraGhorashian博士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旨在更快靶向癌细胞并导致更少副作用的新型CAR-T细胞疗法。这种方法在治疗以前无法治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方面提供非常有前景的结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9月的Nature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hancedCARTcellexpansionandprolongedpersistenceinpediatricpatientswithALLtreatedwithalow-affinityCD19CAR”。在这项称为CARPALL的临床试验中,他们在患有复发性ALL的患儿和青年人中测试了这种新型的CAR-T细胞疗法。
一年一度的全球肺癌肿瘤盛会2019 WCLC于近日在巴塞罗那圆满落幕,会议现场,各类最新肺癌研究数据爆棚,展示出当代肺癌各项治疗技术百家争鸣齐奋进的盛世景象。在这其中,一项肺癌免疫治疗在III期临床试验中的首个五年数据、百时美施贵宝(BMS)的CheckMate 017/057研究最新结果公布,备受各界瞩目。这是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后最大样本数的III期临床研究,印证免疫治疗在肺癌二线治疗的总生存延长。它的公布,为纳武利尤单抗的二线治疗奠定不可撼动的临床地位。相比传统化疗的五年生存率2.6%,纳武利尤单抗二线治疗NSCLC的五年生存率为13.4%,达到化疗的5倍!肺癌长生存不再只是梦。
一般小细胞肺癌(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能取得较高的缓解率,为80%左右,但1年之内都会复发,而且大多以化疗耐药的方式出现,选择的药物匮乏,患者的预后较差。针对复发难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国内正在开展一项靶向药试验,并公布了一位患者用药后部分缓解的案例。
肝癌靶向免疫新药辈出,前景无限,靶向药有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瑞戈非尼、雷莫芦单抗、卡博替尼,免疫药有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不过单药的疗效有限。为了寻求更加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研究方向逐渐步入联合治疗。尤其是免疫联合靶向,众所周知,靶向药的特点是起效快、特异性高,但是容易耐药,而PD-1/PD-L1起效慢,但是一旦起效就会长期有效,那么PD-1/PD-L1与靶向药联合使用,会不会产生特异性高、起效快、疗效持久的效果呢?
今天,我们再来介绍这个新药——AMG 510,堪称2019年最火抗癌药,没有之一,风头甚至盖过了“大网红”PD-1家族。
在世界肺癌大会上,吴一龙教授公布了PD-1抗体K药的重磅临床数据:针对PD-L1阳性的中国肺癌患者,一线使用K药治疗,死亡风险降低35%,副作用仅为化疗的1/4。
中秋刚过,就算面临艰辛的抗癌之旅,各位咚友的中秋大餐想必也十分丰盛吧?毕竟家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陪伴。
今日,德国默克(Merck KGaA)宣布,美国FDA授予其MET抑制剂tepotin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铂基化疗治疗后疾病继续恶化。在此之前,tepotinib已经在日本获得快速通道资格。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实体癌。由于发生病因复杂及多样一旦患病往往担心是否会有转移,那么得了甲状腺癌,需要做全身检查吗?
2019年09月07-10日,2019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19 ) 在西班牙巴萨罗那召开,会议上公布多项肺癌临床试验数据,备受关注的包括KRAS G12C抑制剂AMG 510, RET抑制剂selpercatinib,呋喹替尼等,除此外,PD-(L)1单抗的更新同样令人关注。
9月11日消息,Prescient Metabiology医疗设备LifeKit Preven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定,用于检测早期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