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肝癌大数据报告》: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85.4万,中国46.6万,占全球的55%。
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科研者们为患者不断带来新药与惊喜。尤其是2018年,可以说是癌症治疗的“奇迹之年”,免疫治疗登陆中国,为中国超过400万肿瘤患者带来了横跨多个癌种,大幅提高的治疗效果。免疫治疗的诞生,可谓让肿瘤治疗彻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的O药和K药相继登陆中国大陆,销量持续上涨,免疫疗法一起效,便是数年的稳定控制,甚至临床治愈,谁都想博一博,试一试。
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里都认为肿瘤就是癌症,所以一遇上自己被检查出得了肿瘤的情况,就会变得手足无措,而且会非常的悲观,有些被检查出患有肿瘤的朋友们,非常想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才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得了肿瘤怎么办?
近日有一则新闻揪着我们的心,江苏一位爸爸拒绝给儿子治疗白血病,引发热议。一边是钱,一边是孩子的生命和健康,王爸爸担心“人财两空”。对于这位爸爸的选择,我们暂且不多讨论。我们来聊聊另一个“主角”——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提到胰腺癌,你会有怎样的感触?恶性?凶险?顽固堡垒?癌症之王?......的确,每当听到、看到周围的人罹患这种恶性肿瘤时,那种无力的感觉是非常强烈的。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往往已发生转移,局部晚期,不能行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期短,5年生存率低……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不过,医药人员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调整,从未间断。笔者通过查询国内外指南及各大官网、数据库,总结本文,希望能够带您初识这一疾病及该领域治疗药物发展现状。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最重要的根治性手段。随着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联合放化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鼻咽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有了很大提高:目前非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已接近90%。约10%的患者接受根治后仍可能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手段较为有限,大多数患者复发时表现为局部中晚期,故仍需接受放射治疗。
在一项开创性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为什么肥胖会促进癌症生长,并同时又允许新的重磅炸弹免疫治疗药物更好地对抗相同的癌症。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又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生病之后,我们总是担心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十分讲究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肺癌康复之后的患者。他就是因为太小心翼翼,而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肺癌的治疗在近二十年进展迅速,从"放化时代"进阶到"靶向时代"直至今日的"免疫时代",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形成当下百花齐放的治疗格局。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陈万青等,分析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恶性肿瘤登记资料,估计出我国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45.7万;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1位也为肺癌,每年死亡病例约62.6万(资料来源:2018年1月第40卷第1期《中华肿瘤杂志》)。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现阶段正逐步迈进「精准医疗」时代,从分子水平检测、大数据分析,到用药指导、最终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是精准医学的基本路线。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和肿瘤患者治疗的依据,病理诊断引领精准医疗,通过分析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况、不同分期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将成为未来肿瘤诊疗的发展方向。
2018年11月14日,在第30届EORTC-NCI-AACR分子靶点和癌症治疗研讨会上,Zymeworks公司更新其新型抗HER2新药--ZW25,在食道癌、胃癌、肠癌和HER2驱动的其他几种癌症上的最新临床试验数据。
替吉奥胶囊等111个药品价格全部调整,最大降幅超50%。
11月21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2018年<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增补遴选专家评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