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亮点:凋亡细胞外囊泡(apoptot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可以促进产生更恶性、更耐受治疗的神经胶质瘤(glioblastoma,GBM);apoEVs特异性富含剪接体蛋白和snRNAs;apoEVs会影响受体GBM细胞的mRNA剪接;RBM11是导致apoEVs介导的受体GBM细胞发生恶性变化的部分原因所在。 像GBM这样的恶性肿瘤中持续增殖的肿瘤细胞周围掺杂着许多凋亡的细胞,但是研究人员此前并没有注意过这些凋亡细胞和活细胞之间的细胞间信号交流。在近日一项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研究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凋亡的GBM细胞竟然可以通过分泌富含不同剪接体组分的apoEVs来促进存活的GBM细胞持续增殖,并提高
肿瘤细胞能够改变代谢以迎合它们对大分子的需求,支持细胞的快速增殖同时解决氧化应激问题。转录因子YY1(yin yang 1)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发生表达上调,该分子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至关重要,但到目前为止YY1在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最近来自重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YY1能够调节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帮助肿瘤细胞进行代谢重编程,该研究提示YY1能够以多种方式促进肿瘤发育,为靶向YY1开发癌症治疗新方法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YY1通过激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改变肿瘤细胞代谢,G6PD是戊糖磷酸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通过刺激戊糖磷酸途径,YY1增强核苷酸和DNA的合成,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并通过提供NADPH促进细胞的抗氧化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20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中循环的维生素D浓度较高或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直接相关,这项研究再次证实了此前研究人员发现的维生素D对于有效抑制结肠癌的保护性作用。为了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所使用的最佳浓度的维生素D或许改与目前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的建议(其仅是基于促进骨骼健康而言)。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在机体骨骼健康上扮演着关键角色,而研究人员推测,维生素D能通过多种与细胞生长和调节的途径来降低个体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此前研究报道了并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即是否机体中较高浓度的循环25-羟维生素D(公认的衡量维生素D状况的标准)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23日,纳米医学公司Nanobiotix公开了2/3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结果,NBTXR3在软组织肉瘤(STS)患者中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STS是从骨或软骨以外的身体结缔组织细胞,如脂肪,肌肉,神经,纤维组织和血管发育而来的癌症。每年大约有12000例新的软组织肉瘤病例被诊断出来。脂肪肉瘤指由脂肪细胞或其前体产生的肿瘤,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地方。脂肪肉瘤约占软组织肉瘤总数的17%。患有包括脂肪肉瘤在内的许多STS患者可以完全手术切除,但对于不能通过手术治愈或肿瘤细胞转移扩散至体内其他部位的患者预后较差,局部或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只有54%和16%。 NBTXR3是一款潜在的“first-in-class”产品,具有全新作用模式,在使用放射疗法激活时,以物理方式破坏癌细胞。NBTXR3可直接
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介绍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评审批有关工作情况。焦红表示,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境外上市新药的审评审批工作是其中重要一环。药监局认真落实国务院会议要求,抓紧出台了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政策,快速审批了一批境外新药,加快境外上市新药审评审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自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后,药监局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今年5月,药监局会同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大幅简化境外上市新药审批程序。对于境外已上市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以及罕见病的药品,同时经研究确认不存在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都通过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帮其对抗癌症,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尔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预测患者接受癌症疗法的成功率。 免疫疗法能够改变患者的免疫系统从而帮助其攻击癌细胞,要么摧毁癌细胞,要么阻止癌细胞生长,但这种疗法仅在一小部分患者身上有作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阐明了如何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会对疗法产生反应,哪些患者对疗法并没有反应。关键在一种名为PD-1的蛋白质,其位于人类免疫细胞表面,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发现,PD-1或是癌细胞的致命弱点,因为癌细胞能够吸附该蛋白,从而保护其免于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我们也可以认为,癌细胞穿上了一身迷彩服,而免疫疗法就能够阻断癌细胞的吸附位点,以便免疫细胞能够发现癌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癌症的重要驱动因素。除了基因的异常改变,野生型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异常激活也会促进癌症进展。但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如何促进前列腺癌,隐藏其中的机制目前仍然不明确。最近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Ping Yi等人发现一种泛素化修饰能够导致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促进前列腺癌转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上发生的非降解功能泛素化修饰能够调节其激酶活性促进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前列腺癌转移。TRAF4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在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中高水平表达。研究人员发现TRAF4介导的泛素化修饰是调节RTK介导的前列腺癌转移的重要因素。 研究进一步发现受体酪氨酸激酶TrkA作为TRAF4靶向泛素化修饰的一个底物能够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并且抑制TrkA活性可以阻止TRAF4依赖性的细胞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非编码RNA在癌症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lncRNA SNHG7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仍然较少,该分子如何参与结直肠癌进展仍然不清楚。来自大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lncRNA SNHG7在结直肠癌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SNHG7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著上调,特别是在一些恶性程度更高的病例中。与之相一致的是,SNHG7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的结肠细胞。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SNHG7的过表达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在缺少SNHG7的情况下癌细胞的侵袭和存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研究人员发现敲低SNHG7能够抑制GALNT1和上
两个研究团队着重关注促进治疗抵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瘤生长的表观遗传开关。这突出了探究癌症基因组中的基因调控和大规模结构变化的价值。 在超过四分之三的抵抗激素阻断疗法的转移性前列腺癌中,一个被称作雄激素受体(AR)的治疗抵抗因子的编码基因和一个之前从未观察过的基因开关(即促进基因表达的增强子)可能发生多次重复。这些重复以及表明增强子是活跃的表观遗传标志在前列腺癌接受AR靶向药物治疗后就会出现。 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这些遗传变化和表观遗传变化与前列腺癌基因组结构发生的一种独特而广泛的大规模变化模式相一致,这提示着通常让细胞基因组保持稳定的保护机制遭受破坏。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6月14日同时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分别“A Somatically Acquired Enhancer of the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一篇全球癌症负担报告,2006至2016年十年全球癌症病例增加28%,很大程度上与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有关。无论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还是致残率,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不发达国家的增幅最大。这提示:加强规划癌症预防和广泛普及癌症医疗可及性,对于全球实现医疗公平性以及实现对癌症等非传染病控制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内,癌症蔓延以及其他非传染性疾病威胁,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2017标志着全球致力于控制癌症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2017世界卫生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一项癌症防控新决议,提出当下迫切需要作出重点努力,以实现如下两个重大卫生健康目标: 2011年联合国关于《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政治宣言》中
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发布了一篇论文报告,美国癌症协会、哈佛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以及全球其他2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学科学家们,基于超万人大样本数据提示,人体内循环维生素D水平与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性。 女性体内维生素D水平升高,结直肠风险显著降低,男性维生素D水平升高,结直肠癌风险呈现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显著性。 预防结直肠癌风险最理想的维生素D水平在75-100nmol/L,略高于美国IOM指南推荐维持骨骼健康达标的维生素D水平。 众所周知,维生素D具有维持骨骼健康的作用。而维生素D对于预防癌症方面,科学家推测其可能通过与细胞生长和调节有关的多种途径,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然而,现有这方面关联性,尚未获得一致性的相关证据。 本次JNCI报告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欧美亚17个队列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Merck & Co)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Gardasil 9(加卫苗,9价重组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资格,其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日期为2018年10月6日。该sBLA旨在寻求批准扩大Gardasil 9的年龄适应症,用于27-45岁的男性和女性,预防由该疫苗所涵盖的9种HPV类型引起的某些癌症和疾病。 与任何已上市HPV疫苗相比,Gardasil 9覆盖了数量最多的HPV类型,继16型和18型HPV之后,该疫苗所涵盖的额外5种HPV类型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宫颈癌的最常见类型。7种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导致了约90%的宫颈癌病例以及约80%的宫颈高度病变
胶质瘤是最常见也最恶性的脑癌,其中具有一小群干细胞样细胞(被称作癌干细胞),目前研究表明这群细胞介导了胶质瘤的复发以及治疗耐药性。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诱导因子Zeb1与脑胶质瘤起始、侵袭及耐药性有关,但是研究人员对Zeb1如何在分子水平发挥功能以及它调节哪些基因并不清楚。 而近日来自葡萄牙IGC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和传统认为EMT因子是转录抑制因子的观点相反的是,Zeb1与胶质瘤干细胞基因表达的激活和抑制都有关系。转录抑制需要Zeb1直接结合DNA,而通过WNT信号通路效应因子Lef1间接招募至调节区域则会导致基因激活,而这并不依赖于Wnt信号。 而有一些被Zeb1激活的脑胶质瘤基因被认为是与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的介导因子,包括鸟苷酸交换因子Prex1,。Prex1表达上调意味着脑胶质
国内第一个PD-1类抗癌药物上市,历史性突破! 2018年6月15日,对中国的肺癌患者而言,这一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上市!
2018年6月1日-5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隆重召开。医脉通在ASCO现场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进行了采访,张教授就胃癌领域的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Olaparib是第一个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Olaparib利用DNA修复途径的缺陷(如BRCA突变),优先杀死癌细胞,这种作用模式赋予了Lynparza具有治疗存在DNA修复缺陷的广泛类型肿瘤的潜力。在2018 ASCO 年会上公布了Olaparib联合阿比特龙治疗前列腺癌的II期临床研究Study 08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