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术后继续以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单药辅助治疗,用于治疗可手术切除的Ⅱ、ⅢA 和ⅢB 期且无已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成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该批准主要基于AEGEAN研究。
现代家禽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正成为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为加速鸡只生长,预防疾病传播,常规添加抗生素。这些药物残留可能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长期累积或将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系统受损,甚至潜在癌变风险增加。
"腰疼忍忍就过去了?"一颗潜伏在胰腺的"水泡",险些让六旬阿姨与癌变危机擦肩而过!从误以为"小毛病"到尽快手术,从传统开腹到"钥匙孔"微创--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揭开的不仅是医学技术的飞跃,更是一位患者重获新生的背后,南京江北医院微创外科团队用"毫米级"精准,书写守护生命的医疗奇迹。
据中国科学院,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破解了肿瘤与细菌之间的“对话”机制,首次揭示了细菌抗肿瘤的关键原理,为利用细菌精准治疗恶性实体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2000万例,其中女性乳腺癌230.89万例,占比11.6%,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全球癌症死亡973.68万例,女性乳腺癌66.57万例,占比6.9%,居第四位。到2050年,全球乳腺癌病例预计将增加38%,每年因该疾病死亡的人数预计将增加68%。
众所周知癌症转移意味着病情恶化。但是癌症为什么会转移?日本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癌症转移源于癌细胞躲避对自己有害的活性氧。该研究成果可能有助于研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疗法。
近日,广东一名自称患有乳腺癌的女子发布视频提醒,声称购物小票使用的热敏纸含有双酚A,可能影响生殖发育并致癌,建议尽快丢弃。这一话题迅速引发热议,登上热搜。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厨房成为了许多人放松身心、享受美食的港湾。然而,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也可能潜藏着威胁健康的隐患。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未能幸免。医生提醒,一些看似平常的做饭习惯,可能正在悄悄危害我们的健康。
肺癌症状复杂多样,并非仅表现为咳嗽,部分患者甚至全程不咳。这主要受肿瘤位置、个体差异、疾病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
在璀璨夺目的2025年,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浪漫邂逅,正携手编织一场波澜壮阔的医疗革命篇章。国产AI巨擘DeepSeek,以其无坚不摧的数据分析之力,不仅在全球科技舞台投下震撼一击,更在细胞治疗的浩瀚星空中,点亮了一盏指引未来的璀璨明灯——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疗法,犹如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曙光,预示着人类向衰老与癌症宣战的“终极利刃”即将锋芒毕露。
最近这几年,疾病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特别是癌症这种病,很多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据报道数据,全球每年约1000万人因癌症去世,中国占了将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分钟都有6个人因癌症离世。因此关注预防这个疾病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癌症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号称死亡之症。早期的癌症还可以治疗,晚期的一般治疗效果不怎么样了。
河南一男子家族九口人竟全部确诊癌症,背后原因令人震惊。2025年3月6日,河南郑州的秦先生因频繁咳嗽且痰中带血前往医院检查,确诊肺癌。治疗期间,他的弟弟也被确诊为肺癌和肝癌,但已不幸离世。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沉默的杀手”所困扰。然而,癌症的发生并非毫无预兆,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许多肿瘤科医生指出,大多数癌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不良习惯,若长期不改,最终可能诱发癌症。
美国疫苗厂商Moderna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有望于2027年推出首个肿瘤疫苗。当天收盘,Moderna股价大涨近16%。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疾病谱变化,癌症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降低癌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成为医药界共同的价值追求。
癌症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积累所致,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慢性炎症。长时间吸烟和酗酒,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炎症状态保持在持续激活的状态。你看不到,摸不着,却让你全身的细胞处在一种潜在的危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