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晚期结直肠癌可用的药物数量非常有限,只有几种化疗药,几乎没有任何靶向药物。随着分子靶向免疫治疗的进展,被诊断为IV期结肠癌的患者拥有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时间由之前的不到一年提升至3年,并且有20%的患者可以生存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巨大的进步。
肺癌在中国不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排名都是第一,并且初诊的晚期肺癌患者占到55%,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患者失去了早期根治机会,五年生存率不到5%。近两年,免疫疗法无疑已经改变了NSCLC的治疗前景。将晚期肺癌不到5%的五年生存率一下提高到16%,翻了整整3倍,让不少患者乃至医生为之振奋。免疫疗法正在逐渐成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特效”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特拉维夫大学萨克勒医学院TAU生理学和药理学系的Ronit Satchi-Fainaro教授等人开发了一种创新的纳米技术给药系统,该系统显著提高了侵袭性皮肤癌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
近日,天境生物(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MAB)宣布和艾伯维(纽交所股票代码:ABBV)就由天境生物自主研发、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创新型CD47单克隆抗体lemzoparlimab(TJC4)的开发和商业化建立广泛的全球战略合作关系,本次海外授权交易金额高达近20亿美元。
百济神州(BeiGene)近日宣布,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已受理百悦泽?(Brukinsa,通用名:zanubrutinib,泽布替尼)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新药上市申请(NDS),并已将其纳入优先审评。WM是一类罕见淋巴瘤,约占所有非霍奇淋巴瘤的1%,通常在确诊后进展缓慢。 百悦泽?是一款由百济神州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关键性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中约半数以上为激素受体(HR)阳性,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可以减少复发风险的靶向作用于雌激素的手段。上世纪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先后问世并陆续被用于临床,其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里程碑。然而,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在奠定了AI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不容忽视。
10日,再鼎医药宣布,NMPA已经批准则乐(尼拉帕利)的补充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则乐是一种一天一次的口服PARP抑制剂。"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患者中约半数以上为激素受体(HR)阳性,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可以减少复发风险的靶向作用于雌激素的手段。上世纪90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先后问世并陆续被用于临床,其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里程碑。然而,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在奠定了AI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不容忽视。 静脉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都是内分泌治疗中常见的心脏毒性。同为AI,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却不尽相同,哪种毒性较低?我们来看看研究数据。
今日,《自然》杂志在线“背靠背”发表了两篇关于癌症治疗的重要论文——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癌细胞的软肋,有望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 第一篇论文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合作。研究人员们指出,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过程大同小异: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一个叫做“中心体”的结构,它能精准地控制染色体,确保细胞一分为二后,每个子细胞都能得到一份完整的染色体,一条不多,一条不少。
内源性或转移的细胞毒性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基本介质,持续的抗原暴露会使T细胞逐渐变成衰竭状态。了解如何防止T细胞衰竭,从而扩展其功能是目前免疫肿瘤学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9月10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鼻咽癌的治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特瑞普利单抗成为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抗PD-1单抗,这是继2020年5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获得FDA孤儿药认定后又一重要注册进展。
近日,溶瘤病毒凭借Science子刊的一篇研究报道刷爆科研圈。以两大“奇点”引起全球热议。一技术创新,通过溶瘤病毒的感染细胞能力为肿瘤细胞携带上特异靶标CD19,再利用靶向CD19的CART细胞产品治疗,打破了CART对于特异抗体缺乏的实体肿瘤的治疗突破。二疗效之高,在临床前研究中,通过溶瘤病毒联合CAR-T细胞治疗的实体肿瘤小鼠中,60%个体肿瘤实现了完全消退。此外,免疫系统建立了对肿瘤的记忆反应,具有一次治愈,终身免疫的潜力。技术突破成就新的治疗方向,切实为癌症治疗领域输注了新的希望!
近十年,肿瘤治疗迈入了超速发展的阶段,除了众多的靶向药物纷纷上市,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治疗癌症的黑科技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给肿瘤治疗带来的变革,曾经被视为天方夜谈的抗癌理论照进现实,曾经被视为不治之症的肿瘤,也在朝着慢性病方向转变。
提到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最高的靶向药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被称为“钻石”靶点ALK的靶向药物。事实上,除了ALK,还有一个靶点的靶向药物整体有效率高、安全性良好,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9 月 9 日,CDE 官网公示,拟将药明巨诺 CAR-T 疗法产品「瑞基仑赛注射液」(JWCAR029)上市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同时突破性疗法栏目更新,拟将其第二个适应症列入突破性疗法认证,推测该适应症为原发耐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该药于 6 月 30 日提交上市申请,是国内第 2 个递交上市申请的 CAR-T 疗法。
9 月 9 日,人工智能(AI)药物研发公司 Exscientia 与华东医药共同宣布,双方已建立合作开发伙伴关系,加速发现肿瘤领域小分子药物突破性的创新疗。 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是针对 DNA 损伤应答基因转录控制的药物开发,治疗 DNA 损伤修复缺陷的高突变频率的患者,如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