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细胞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细胞核形态异常,这种特征常用于癌症的诊断。佩尔格-休特异常(Pelger-Hu?t anomaly,PHA)是骨髓肿瘤(MNs)一种常见的中性粒细胞核形态异常,其发病机制仍有待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骨髓肿瘤细胞中核纤层蛋白B1(LMNB1)的缺失将导致细胞核异常,并改变造血干细胞的功能。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题为:Lamin
近日,一款双免疫疗法获FDA加速批准上市,其Relatlimab+Nivolumab(O药)固定剂量组合Opdualag,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先前不少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老药”更是跻身“神药”行列,受到肿瘤研究人员的关注。
尹烨在《圆桌派》中讲到:“癌症的基因,生出来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除了那部分遗传性的肿瘤,都是后天形成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包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基因会累积有害突变,一旦免疫系统没及时捕捉到,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而且长期情绪不好,会改变基因。甚至都不用「当生」的情绪和环境,「当天」的情绪就能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所以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短短几十年时间,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形影不离,晚上睡觉的时候手机也会放在枕边。
最近,基于IMbrave150III期随机临床试验,阿替唑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方案被批准作为晚期HCC的一线治疗。在这项研究中,阿替唑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比索拉非尼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然而,客观缓解率仅为27.3%,这表明继续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近段时间,关于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联合的方案层出不穷,疗效也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这也给晚期肝癌患者一线治疗拓展了新的思路。
ADC药物由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强效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作为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已被证实针对多种血液和实体瘤有效。并且基于其高选择性的特点,ADC药物通常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可控。
2022年3月24日,BlueprintMedicines公司在ACS2022春季年会上首次披露了第四代EGFR抑制剂BLU-945的分子结构式。
今日,Hummingbird Diagnostics公司宣布,其基于微RNA(miRNA)生物标志物特征的血液检测miRisk的发现和验证研究,在科学期刊npj Precision Oncology上发表。这一血液检测具有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疗法的伴随诊断检测的潜力。
索拉非尼是第一个用于全身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疗法。尽管联合治疗在肝癌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靶向单药仍是大多数的患者的选择。此前,为了确定索拉非尼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在SHARP和AP试验中进行了预先计划的亚组分析。在这些研究中观察到亚组之间(基于ECOG评分,肿瘤负荷,年龄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似结果,索拉非尼在所有亚组中提供治疗生存获益(尽管在SHARP试验中,该益处在肝外扩散患者中不那么突出)。
3月28日,阿斯利康香港总经理和第一三共香港总经理联合向香港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生发出信函,告称ENHERTU?(trastuzumabderuxtecan,简称T-DXd、又称DS8201)在我国香港获得正式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这意味着,香港市场已基本完成包装过渡和转换,也意味着适用的中国患者更加便利可及。
2022年3月30日,FDA宣布批准优先审查一项新药申请(NDA):FGFR抑制剂Futibatinib(TAS-120)用于治疗先前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携带FGFR2基因重排(包括基因融合)的患者。该申请是基于IIb期FOENIX-CCA2试验(NCT02052778)的结果,此次的优先审查也意味着胆管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再结硕果,上市可期!
3月30日,罗氏宣布tiragolumab+阿替利珠单抗(TIGIT+PD-L1)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SKYSCRAPER-02)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
晚期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侵袭性肝癌,治疗选择有限,预后差。电场治疗(TumorTreatingFields),简称TTFields,是一种基于生物电作用的物理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和间皮瘤,已于2020年在国内获批。关于其在肝癌治疗领域的应用,TTFields早已获得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IIa类低风险医疗器械,适用于一线和二线治疗失败或不耐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双特异性抗体、三特异性抗体及多特异性抗体已成为抗体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双抗接连取得研发突破的同时,三抗、多抗的研发序幕也已拉开。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目前全球有超50款三抗及多抗候选分子在研。科学家们希望发挥三抗、多抗同时调控多个靶点的优势,为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等疾病提供更有效的疗法。
过去的十年,由于免疫治疗药物(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和靶向治疗药物(如奥希替尼和阿来替尼)等创新疗法的开发和批准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人们将其称为“肿瘤领域的黄金时代”。尽管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疫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但FDA在2020年仍然批准了比2019年更多的抗肿瘤新药,而且是每个月都有几种癌症药物获得FDA的批准。不过大家并不清楚这些癌症药物中到底有多少会显著改变其对应适应症的治疗格局。也就是说,我们尚不清楚这些新获批的癌症药物有多少是取代了现有的标准治疗手段,而不是仅仅多了一个可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