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夺命杀手”。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癌精准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针对肺癌的新的驱动基因不断被发现,基于驱动基因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近日,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CN指南更新到2022年V2版,对比国内CSCO2021年NSCLC诊疗指南,有何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
随着首个中国原研、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达尔西利,上市会在全国13个城市盛大召开,达尔西利在全国医药机构也已经陆续开售或使用。广大患者最为关心的价格也终于出炉:在不考虑优惠赠药等福利情况下,150mg×7片×3板/盒:13500元(含税)(具体售价信息以实际购买为准)。
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中国皮肤黑色素瘤发病率比例近0.5/10万2,每年新增黑色素瘤患者约2万人。大多数黑色素瘤患者在临床中都会使用BRAF或MEK抑制剂的药物进行治疗(BRAFV600E靶向治疗主要包含单药BRAF抑制剂达拉菲尼,以及双靶方案BRAF抑制剂达拉菲尼+MEK抑制剂曲美替尼)。随着科技逐步提升,抗血管+免疫组合凭借卓越的疗效进入人们视野!然而,抗PD-1耐药黑色素瘤中仍然存在的关键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希替尼给无数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长生存的福音。目前,国内外指南均已将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
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一份指导草案,拒绝批准将默沙东抗PD-1疗法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患者。
ROS1作为众多细胞表面受体中的重要一员,其有多种变异类型:包括融合、点突变、扩增,其中融合是ROS1基因主要变异类型。而这种突变类型患者现阶段治疗手段有限,主要与ALK或其他靶点共同用药。目前,克唑替尼是首个获FDA批准上市的ROS1抑制剂;恩曲替尼于2019年6月19日在日本批准上市,于2019年8月15日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ROS1融合的转移性NSCLC。然而,ROS1患者何时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能强效抑制ROS1时代?
1个月前,身患癌症的苏大爷在儿女搀扶着他到科室,准备第4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他瘦骨嶙峋,形如枯槁。
在第39届年度迈阿密乳腺癌会议上,艾拉司群再度证明其实力!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艾拉司群(elacestrant,RAD-1901)成为同类产品中第一个,证明对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的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改善的药物!
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分子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VEGFR2以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并产生抗肿瘤功能,已被批准单药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或不可耐受的晚期肝癌病人(证据等级2,A级推荐)。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帕替尼组的中位OS显著改善。随着联合治疗的盛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系统+局部治疗的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治疗的疗效。以阿帕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主又能发挥怎样的功效呢?
ALK融合约占NSCLC的3%-5%。目前已经上市的ALK-TKI包括1代的克唑替尼(Crizotinib);2代的塞瑞替尼(Ceritinib)、阿来替尼(Alectinib)、布加替尼(Brigatinib);以及3代的劳拉替尼(Lorlatinib)。因为可用靶向药众多,生存预后佳,故有着“钻石突变”之称。
近日,FDA批准了施贵宝PD-1药物Opdivo与铂类药物联合用于NSCLC的手术前治疗,无论PD-L1水平。这个审批是根据一个叫做CM816的三期临床结果,在这个358位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铂类药物背景上加入O药降低37%的进展复发风险、延长11个月的EFS;化疗pCR(手术时无肿瘤)率为2.2%,加入O药提高到24%。这是该试验的两个一级终点。这是免疫疗法首次进入手术前新辅助治疗,令PD-1药物成为NSCLC的全程用药。
3月4日,贝达药业宣布其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贝安汀?获批新增适应症,用于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
2022年3月3日,Aravive公司宣布,batiraxcept(也称为AVB-500)在治疗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1b/2期临床试验中的1b期部分获得积极数据。Batiraxcept是一种新型GAS6-AXL信号通路抑制剂,这一通路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研究的新靶点之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显示了良好的结果。而随着“T+A”和“双达”方案的相继获批,靶免联合在肝癌治疗领域已经步入正轨。而随着对联合治疗的深入研究,局部治疗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多种靶向+免疫+局部治疗的三联方案都在肝癌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此次,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的柏明军医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例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了多纳非尼+PD-1联合TACE治疗后,两个疗程即达部分缓解(PR)。
2020年底,世界癌症排名发生了一项重大变化,乳腺癌超越了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1]。要知道,肺癌和结直肠癌都是两性均可患的癌症,乳腺癌却几乎都是女性。乳腺癌能超过肺癌和结直肠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可想而知女性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多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使肿瘤血管正常化来改变缺氧和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TME)。一方面,TACE会加重缺氧和免疫抑制性TME。另一方面,ICIs加TKI可以改善缺氧和免疫抑制TME。局部区域治疗已被证明具有全身免疫反应,如TACE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D-1表达增加,CD4+/CD8+细胞比值降低。因此,TACE与TKI和ICI相结合可能具有进一步提高uHCC疗效的潜力。然而,TACE联合ICIs和TKIs治疗HCC的具体疗效以及该三联疗法是否能激活全身免疫反应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