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RT)相比于化疗具有相对较小的全身性副作用,且被应用于所有亚型乳腺癌(BC)的治疗。然而,由于潜在的肿瘤放疗抵抗,最终可能会导致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
近日,Seattle Genetics公司和安斯泰来(Astellas)公司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Padcev(enfortumab vedotin-ejfv)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这些患者曾经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1/PD-L1抑制剂的治疗。基于这一积极中期分析结果,这一临床试验将提前终止。
在CARD研究中,与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相比,cabazitaxel(卡巴他赛)可显著延长既往采用过多西环素和雄激素靶向抑制剂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无进展存活期。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2020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低剂量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III期CheckMate-214研究的最新结果(4年数据)。数据显示,在整个研究群体中,接受OY组合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在4年后仍然存活。
50%晚期NSCLC患者OS为4年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显示优异存活率;治疗结直肠癌/胰腺癌NOX-A12/pembrolizumab联合疗法效果积极;PD-L1抗体cosibelimab治疗mCSCC效果显著;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软组织肉瘤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提到神经母细胞瘤许多患儿的家长都会头疼,这是一种在未成熟神经细胞中出现的肿瘤,占所有儿童癌症死亡的10%以上,几乎90%的神经母细胞瘤是在5岁以下儿童中发现的。同时,它也是儿童中第三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在10岁以上的人中很少见。
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靶向药物种类增多、覆盖的适应症更加广泛,靶向药物的研究正在从“常见靶点”向“罕见靶点”过度。“罕见靶点”指检出率较低的靶点,阳性率甚至可能不足1%。但在许多患者数量较多的“大”癌种当中,即使是仅占1%的突变类型,也可能有上万的患者。
提起近两年声名大噪的的免疫疗法,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知道PD-1和CAR-T,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在实体肿瘤中最具潜力的TIL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LN-145已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称号,用于治疗化疗后复发的晚期宫颈癌患者,预计这款疗法将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市,一旦获批,这将成为实体肿瘤首款获批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业内专家估计这款相当于量身定制的免疫疗法价格也会较高,约在70000~80000美金,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患者来说遥不可及。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普林斯顿大学华纳-兰伯特/帕克-戴维斯分子生物学教授康毅滨解释了关键蛋白质SHAI2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Gene&Development》杂志上。 2004年,诺贝尔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泛素化降解领域的发现。在被称为泛素的分子标记后,细胞内的回收系统会将蛋白质切成小块。一旦蛋白质被标记有足够的泛素标签,该蛋白质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降解,除非另一种酶能够消除其泛素化信号。
胰腺癌(PaCa)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18年美国约有55,440例新确诊病例和44,330例死亡病例。由于该疾病的无症状性和缺乏用于检测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为晚期,此时患者已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治疗。因此,PaCa患者的预后非常差,五年的相对生存率仅为8%。
9月17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其品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获得FDA 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的第3个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前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黏膜黑色素瘤及鼻咽癌已分别获得 FDA 孤儿药资格认定。
今日,和黄医药宣布,索凡替尼(surufatinib)的第2个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适应症为——用于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索凡替尼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首个NDA已于2019年底获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同时,索凡替尼在美国的新药上市申请准备工作也已启动,有望成为该公司在美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癌药。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2020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低剂量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III期CheckMate-214研究的最新结果(4年数据)。数据显示,在整个研究群体中,接受OY组合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在4年后仍然存活。
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新药的不断推出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延长生存时间。然而,抗血管生成药物需要面对耐药难题,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由于有效应答率低,只有少数患者最终从中获益。
2020年9月18日,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线上年会这一国际肿瘤学术交流大会上,周彩存教授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ORIENT-12研究结果。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e-poster摘要和mini oral摘要相继公布,再次点燃整个学术圈,各大癌种的最新进展和数据陆续公布。靶向治疗方面依然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部分,EGFR靶点更是收获颇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肺癌最常见靶点EGFR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