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物已经逐渐步入联合治疗时代。PD1单药疗效局限,近期的研究方向开始集中在免疫+免疫、免疫+靶向等新组合。近一个多月,我国最早上市的PD1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就通过联合取得了4项夺人眼球的成绩。
4月20日,Everest Medicines/云顶药业联合申报的sacituzumab govitecan在中国获批临床,用于接受过至少2线既往治疗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目前,这款药物已经在美国提交上市申请,PDUFA日期为2020/6/2,有望成为首个治疗TNBC的ADC药物。
澳大利亚雪梨百年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报告了一项对抗黑色素瘤的新策略。黑色素瘤是一种最危险的皮肤癌,每年造成澳大利亚约1700人死亡。
细胞疗法是一种全新的药物开发模式,在这一类疗法中,免疫细胞疗法被证明是最有潜力的,如今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其在癌症和传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益处,而且这些疗法与传统疗法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特性,包括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收缩,并在一次应用后的数月或数年内调节机体的治疗效果;由于在基础免疫学、基因功能、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
4月20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评价Opdivo(nivolumab)联合Yervoy(ipilimumab)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关键性3期试验CheckMate-743达到了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根据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进行的预先规定的中期分析,与化疗(培美曲塞和顺铂或卡铂)相比,Opdivo与Yervoy的结合可以使OS
百济神州(BeiGene)近日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其抗PD-1抗体药物百泽安?(tislelizumab,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两项化疗方案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
百时美施贵宝(BMS)与Exelixis公司近日联合公布了评估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靶向抗癌药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RCC)患者的关键性III期CheckMate-9ER研究的阳性顶线结果。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评估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抗CTLA-4疗法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关键III期CheckMate-743研究达到了总生存期(OS)主要终点。 CheckMate-743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Opdivo+Yervoy双重免疫疗法一线治疗MPM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化疗(培美曲塞+顺铂或卡铂)进行比较。该研究中,Opdivo每两周一次给药3mg/kg,Yervoy每六周一次给药1mg/kg。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根据PD-L1表达水平的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评估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抗CTLA-4疗法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一线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关键III期CheckMate-743研究达到了总生存期(OS)主要终点。
PARP抑制剂研发的源头,要追溯到1963年PaulMandel等对PARP酶活性的描述报道,以及1964年PierreChambon等人正式发现PARP酶。
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来说,为了寻求更好的疗效及更长的生存时间,索拉非尼或者仑伐替尼“单枪匹马”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随着免疫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的不错疗效,特别是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的开展,标志着肝癌进入免疫2.0时代,实现了肿瘤反应率ORR和生存期OS的延长。随着肝癌多学科(MDT)诊疗的推进,肝癌的治疗已进入立体的免疫3.0时代。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如何花样演绎免疫3.0,将一例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降期治疗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
当年伊马替尼作为小分子靶向药物横空出世,彻底改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现状,开启小分子靶向药物时代;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在各种肿瘤治疗中实现新的突破。卵巢癌作为恶性程度最高的妇科肿瘤,却迟迟未看到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
2020年4月18日,也就是今天,对于胆管癌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美国FDA正式宣布加速批准Incyte公司开发的FGFR2抑制剂pemigatinib上市,治疗FGFR2基因融合或其它重排类型的经治晚期胆管癌患者,pemigatinib开启了胆管癌靶向治疗的大门,成为首款胆管癌治疗史上的靶向药物,也意味着胆管癌唯化疗的时代已经终结!
国内已经有多个ALK第一代及第二代靶向药上市,包括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和塞瑞替尼。然而,1/2代ALK-TKI治疗终究难逃耐药魔爪。所幸,不少三代药、四代药已经在积极研发,国内也有三代ALK-TKI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一起来看看。
昨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口服治疗药物tucatinib(Tukysa)联合赫赛汀+卡培他滨用于治疗经治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为既往多线治疗的HER2阳性乳癌患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这是今年既DS-8201后HER2的第二大重磅药物。
大家都知道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是肝癌的一线的标准治疗药物,现在二线也有很多药物已经获批,瑞戈非尼、卡博替尼、雷莫卢单抗以及Keytruda(K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