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首仿系列",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泊马度胺,泊马度胺是继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后第3个药物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调节剂。2018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初具重磅炸弹气质。目前原研药尚未进入中国。
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mitoNEET”如何关闭线粒体外侧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
胰腺癌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围绕肿瘤所形成的防御屏障,这种“间质促纤维增生”(desmoplastic stroma)常常会阻止化疗直抵肿瘤位点,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温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间质哪一部分最容易被攻击,此外他们还发现一种特殊肽类或能充当攻击者的角色,研究者表示,将这种肽类与细胞抑制剂相结合就能明显减少肿瘤的体积。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其中尤以卵巢癌致死率最高。从天然植物红豆杉中分离提纯的紫杉类药物,被认为是 20 年来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乃至大多数实体肿瘤的化疗中。
65岁的年纪,得了十分凶险的癌症、被医生判定不能活过半年,他却靠这三种非常“怪”的抗癌方法,让肿瘤20年乖乖不复发!来一起看看癌症患者徐老的故事吧!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抗肿瘤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营养代谢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的下降,最终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者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甚至降低生存率。
众所周知,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大量的正常细胞,若无法通过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极有可能面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恶液质出现、并发症等种种问题,这令许多患者家属揪心不已。
今天是CSCO第二天,在上午国宴1厅的晚期胃癌治疗专场,胃癌这些年的研究进展确实令人鼓掌。今天给大家分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张涛主任带来的“HER2阳性胃癌治疗现状与未来”的主题,针对目前国内HER2检测以及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在CSCO大会第一天上午海峡厅的全体大会的论文交流专场,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的业界大咖秦叔逵教授以《呋喹替尼三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研究(FRESCO)中的肝转移亚组分析》为题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
ALK突变被业界成为“钻石”突变,因为靶向ALK的抑制剂TKI药物比较多,且疗效都很高。ALKTKI药物也一直都是各个大会争相报道的宠儿,受到很多肺癌患者的关注。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分享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方文峰主任关于国产的二代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在中国患者中的数据报道。
CSCO第2天,下午由吴令英和张力教授主持的卵巢癌专场,非常火爆。座无虚席之外,两边通道也都站满了人。体现了中国卵巢癌治疗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级医生对此的临床应用需求,这样的场景绝对是患者朋友们福音。干货很多,今天为大家汇报的是“复发耐药卵巢癌的诊疗策略”,这一类人群应该是患者中最为棘手的,刚需所在,特此报道。
今天是CSCO第二天,肿瘤血管靶向治疗专场迎来最热话题,如何延缓肺癌患者耐药时间,这是很多使用TKI药物的肺癌患者以及医生最关心的话题。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方文峰主任以及来自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主任,给大家带来新策略——抗血管生成联合TKI(A+T)的治疗方案治疗肺癌延缓耐药的研究报道。
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Toripalimab,商品名:拓益)于2018年12月份上市,是我国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创新药品,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CSCO第三天,1层的海峡厅开展了肺癌最新学术进展与肺癌诊疗推动专场,首先开讲的就是肺癌大咖吴一龙教授,吴教授从肺癌的化疗,靶向和免疫三大革命展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肺癌的研究从来不曾止步不前,始终往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中国肺癌的研究更是一直在创新,凭着一次次的惹眼数据登上国际性的舞台,不知不觉中,中国肺癌的治疗正在更新格局。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指导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与觅健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显示:36.27%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8.42%的癌症患者担忧家庭压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内有自杀倾向。总体来看,睡眠障碍、家庭压力和压抑是癌症患者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癌症病人在被诊断为癌症之后,之后的生存时间可能会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