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际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世界首个肿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产品代号BJ-001)在递交美国FDA后28天就获得FDA的通知,可以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近日,国家药监局相关网站发布重磅信息,甲磺酸奥希替尼(AZD9291)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PS:之前国内批的是二线)。作为近年来名气最大、对国内患者至关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之一,AZD9291是曾创造有史以来进入国内周期最短的进口抗癌新药。而随着此次由二线治疗晋级为一线治疗,甲磺酸奥希替尼也再次创造国内肺癌药物治疗历史。 1.甲磺酸奥希替尼简介
塑造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恶婆婆”、上海白玉兰视后的柏寒老师,年仅56岁就因胃癌离开了我们。日本男团偶像中尾翔太,正值22岁年华,也被胃癌夺去了生命。胃癌,离我们并不远。
重磅消息:8月31日,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奥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用于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对于国内肺癌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他们将迎来更安全、高效的一线靶向治疗新选择。 肺癌是一大癌症,每年我国约有70万新诊断的肺癌病例,其中,高达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存在EGFR突变,这种突变多发生于不吸烟、非小细胞腺癌、女性及亚裔患者。
今日,专注于运用创新技术对癌症进行早期筛查的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edicine(LAM)公司宣布,FDA为其肝癌筛查检测颁发了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这项早期筛查技术能检测出I期肝细胞癌(HCC),在筛查肝癌患者时达到95%的敏感性,和97.5%的特异性。
中国上海2019年09月04日--专注于肿瘤创新药物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公司--海和生物宣布,公司研发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HH2710已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试验许可(IND),拟用于治疗经检测确认存在MAPK信号通路基因异常的恶性肿瘤。
最近,科普君经常在觅健上看见很多觅友发帖子求助发烧了怎么办?发热对正常人而言,只不过是感冒的标志而已。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发热不仅常见,而且可能是病情进展、甚至转折的标志!那么癌症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升高了,究竟该怎么办才好?
自2019年6月15日起,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全市执行病理检测医疗保险新政策。首次将肿瘤基因检测纳入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0%!
自从肺癌遇到靶向药物,就给肺癌的治疗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要选择合适的或者正确的靶向药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指导靶向药的选择和进行个性化治疗必不可缺的步骤。
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的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发现,利用人体自身防御系统制造的细胞士兵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追踪并杀死逃逸的癌细胞,防止癌细胞转移,挽救患者(尤其是三阴乳腺癌患者)生命。 生物医学工程系主席、J. Lawrence Wilson工程学教授Michael King和他的团队将两种蛋白质[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粘附受体e选择素]在脂质纳米颗粒的表面。这些纳米颗粒注射后粘附在白细胞上,而在肿瘤切除之前、期间和之后将这些尾随涂层的白细胞注射到血液,可以杀死所有因为手术而释放的癌细胞。
Sesen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治疗癌症的靶向融合蛋白疗法。近日,该公司公布了下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vicinium(oportuzumab monatox)治疗膀胱癌的III期临床研究VISTA(NCT02449239)更新的初步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数据。数据进一步支持了vicinium治疗高危、卡介苗(BCG)无应答、非肌肉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强大效益风险。更新的12个月数据将作为该公司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美国FDA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的基础。
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人体中包含了数亿万亿计的细胞,而癌症可以由其中任何一个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分裂所引发,随后形成肿块或肿瘤。过去30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是由单个细胞DNA的突变所引发,很多突变都是无害的,但如果其影响了提供指令制造细胞生长和分裂所需蛋白质的DNA的话,就会诱发癌症。
上皮肿瘤(如肺癌和胰腺癌的肿瘤)利用ανβ3分子获得了针对标准抗癌疗法的耐药性,从而成为高转移性得癌症。在一篇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最新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小鼠模型中防止癌症产生耐药性,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可以诱导免疫系统寻找并杀死表达ανβ3的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实现了这个过程。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一旦疾病扩散,患者平均存活不到一年,目前迫切需要评估更多的治疗靶点。化疗药物abemaciclib治疗乳腺癌是有效的,但对这种药物靶向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前评价很少。Sidney Kimmel癌症中心-Jefferson Health (SKCC)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支持abemaciclib用于胰腺癌的证据,并提出了新的目标,可以提高该药物的疗效,并打破该疾病中常见的耐药性问题。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我们不知道abemaciclib如何针对胰腺癌发挥作用,也不知道如何通过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来提高它的疗效。"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外科学系研究主任、SKCC胃肠道癌症项目共同领导者、该研究资深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PD-L1肿瘤免疫疗法Imfinzi(durvalumab)肺癌III期临床研究NEPTUNE的最终总生存期(OS)结果。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全球性III期研究,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初治)IV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研究人群包括非鳞状或鳞状组织学患者、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患者、各种PD-L1表达水平患者。主要终点是高肿瘤突变负担(TMB)患者中的总生存期(OS)。研究中全球29个国家的200多个临床中心开展,包括美国、欧洲、南美和中美洲、中东和亚洲。TMB是对肿瘤基因组(DNA)中突变数量的测量,血液高TMB意味着每兆碱基中有20个或更多突变(≥20mut/Mb)。
Immatics是一家致力于发现和开发T细胞定向癌症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与新基(Celgene)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及选择协议,开发新型过继性细胞疗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用于多种类型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