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致命的皮肤癌可能是由毛囊干细胞,而非皮肤细胞恶化产生的。
最近,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一项研究,发现了促进乳腺癌,肺癌和其他癌症细胞向大脑扩散或转移的关键蛋白质——“CEMIP”,该蛋白未来或许会成为预测,预防和治疗癌细胞脑部转移症状的重点靶标。
11月5日,Inovio Pharmaceuticals宣布一项评估INO-5401 + INO-9012 + cemiplimab三联疗法对新确诊胶质母细胞瘤治疗效果的 II期研究(NCT03491683) 的中期分析取得阳性结果。
今日,RedHill Biopharma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其创新疗法Talicia上市,用于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成人患者。Talicia是目前唯一一款获得FDA批准的基于利福布汀(rifabutin)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疗法,旨在解决幽门螺杆菌对标准护理疗法中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RedHill公司计划于2020年第一季度将Talicia推向美国市场。
、10月30日,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揭示,尽管病毒是潜在的癌症诱因,但至少有一类通常生活在人类皮肤上的病毒,即所谓的“低风险”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保护人们免受皮肤癌的作用[1]。 图片来源:Nature [1]
从流感疫苗到有助于预防水痘和麻疹的疫苗,许多疫苗被广泛用于预防传染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法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问题:轮状病毒疫苗能否被重新利用,以克服癌症免疫疗法中出现的耐药性?他们致力于研究对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癌症治疗方法产生的耐药性(或者说抵抗性)。迄今为止,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个问题可以用响亮的“是”来作答。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epurposing rotavirus vaccines for intratumoral immunotherapy can overcome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今日,RedHill Biopharma公司宣布,美国FDA批准其创新疗法Talicia上市,用于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成人患者。Talicia是目前唯一一款获得FDA批准的基于利福布汀(rifabutin)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疗法,旨在解决幽门螺杆菌对标准护理疗法中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RedHill公司计划于2020年第一季度将Talicia推向美国市场。
今天美国生物技术公司Halozyme宣布其透明质酸酶制剂PEGPH20在一个叫做HALO-301的胰腺癌三期临床失败。这个试验在吉西他滨和ABRAXANE?背景上比较PEGPH20与安慰剂作为晚期胰腺癌一线药物对OS的影响,结果两组OS分别为11.2和11.5个月、错过试验终点。
氧气对维持生命非常关键,当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耗尽氧气时,其就会萌发出心血管来维持生长,这一过程称之为肿瘤血管发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阻断胰腺癌氧气感知“机器”,成功揭开了动物模型中开启肿瘤血管发生的新通路,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开发新型抗血管发生疗法,从而克服癌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
癌症治疗无疑是21世纪的一大挑战。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对癌症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仅依靠单一方法无法治愈癌症这件事,似乎越来越明显。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领域出现了大量旨在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改变癌症治疗的方式,使我们离 “治愈”癌症更近一步。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幸运的是随着靶向治疗的崛起,大约一半的肺癌患者"很幸运":经过基因检测,如果存在一些敏感突变,可以直接使用有效率高,副作用小的靶向药。
食道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的肿瘤。而我国是在世界上食道癌高发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由于食道癌死亡的人就有15万人以上。食道癌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说到病毒,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随着宫颈癌疫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病毒感染还会引起可怕的癌症。
制药巨头辉瑞(Pfizer)与合作伙伴默克(Merck KGaA)近日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PD-L1肿瘤免疫疗法Bavencio(avelumab)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nlyta(axitinib,阿昔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成人患者。在美国,Bavencio+Inlyta组合方案于今年5月获得FDA批准一线治疗晚期RCC患者,该批准通过优先审查获批,之前FDA已授予该组合一线治疗晚期RCC的突破性药物资格。此外,辉瑞与默克也已于今年1月在日本提交了Bavencio+Inlyta组合治疗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RCC患者的补充申请。
生物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细胞感知并正确响应其环境的能力。细胞通过称为“信号通路”的化学信号系统进行通信,进而协调细胞活性。但是,信息处理能力的损伤可能会导致细胞无法正确感知其环境,这也是导致癌症发展的可能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信息传输过程的受损如何影响患病细胞的活动,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研究人员提议根据信息理论检查细胞通信状况。
2019年10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沈瑛副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副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教授在Cell Metabolism杂志发表长文“A novel allosteric inhibitor of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suppress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率先报道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PGAM1)新型别构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耐药和转移等生物学活性的多重抑制作用,揭示通过别构调节PGAM1同时干预PGAM1的代谢酶活性和非代谢酶依赖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抗肿瘤药理学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