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IF=64.797)上发表了一篇题为《Characteristics of expedited programmes for cancer drug approval in China》的文章,对中国2016-2020年批准的肿瘤药物进行了汇总分析,着重讨论了中国药政改革中实施的一系列加速审评政策对肿瘤药物审评历程的影响。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用于辅助治疗接受新辅助放化疗(CRT)和切除术后有残留病理疾病的食管或胃食管连接部(GEJ)癌成人患者。该适应症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Opdivo是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公布了口服靶向抗癌药mobocertinib(TAK-788)治疗肺癌1/2期临床试验(NCT02716116)的最新数据。结果显示,在先前接受过含铂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阳性(EGFRex20ins+)、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成人患者中,经过一年多(中位数:14.2个月)的随访,mobocertinib继续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治疗益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个月,1年生存率达70%。
--在扩大试验入组标准纳入适用一线标准疗法的患者后,受试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88%,且尚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 --在既往已接受过度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癌以外的其他RET融合肿瘤患者中,ORR达到53%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会议,众多国际前沿和备受关注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临床数据在这个会议上亮相。2021年ASCO将在2021年6月4日-8日以线上虚拟会议形式召开。日前,
5月19日晚间,百济神州宣布,美国FDA已受理其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zanubrutinib)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至少一项CD20导向疗法的成年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处方药申报者付费法案(PDUFA)日期为2021年9月19日。
近日,卫材公布了2020财年(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业绩:总营收6459亿日元,同比下降7.1%,其中制药业务收入5861亿日元,同比增加1.5%。 日本制药业务下降,中美欧保持增长 从地区看,日本、美国和中国制药业务收入排名前三,不过日本收入较2019年有所下降。
5月18日,CDE官网显示,默沙东MK-1026片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是国内第3款申报临床的BTK-C481S抑制剂。 目前临床上已有多款BTK小分子抑制剂成功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现有上市BTK抑制剂主要是通过与BTK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产生酶抑制作用,然而共价结合易产生耐药突变,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问题。C481S突变是第一代不可逆BTK抑制剂已知的耐药机制。
5月1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由浙江医药和其子公司新码生物申报的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AS269偶联物(ARX788)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定适应症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已经在今年初获得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作为单药用于已接受过一种或多种抗HER2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
美国时间5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受理了由信达生物制药集团(简称信达生物)和美国礼来制药集团(简称礼来制药)联合开发的创新药物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 (BLA),这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的完整上市申请首次被美国FDA受理并进入正式审评阶段,达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单抗注射液,sintilimab)也成为第一个完整上市申请被欧美国家监管机构受理并进入正式审评阶段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省肿瘤分子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nslational values of TRIM family in pan-cancers: fro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to clinics”的文章。本研究强调了TRIM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是癌症诊断和预后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省肿瘤分子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医学信息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nslational values of TRIM family in pan-cancers: fro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to clinics”的文章。本研究强调了TRIM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是癌症诊断和预后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印度巴努本·纳纳瓦蒂药学院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linical therapies and 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urinarybladder cancer”的综述文章。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及纳米给药系统。这一综述总结了膀胱癌的现有治疗方法,也为进一步开发药物输送系统以更好地治疗膀胱癌提供了机会。
近日,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卓越研究所(NICE)发布一份最终评估文件,批准百时美施贵宝(BMS)抗PD-1疗法Opdivo(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用于治疗化疗失败且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
近日,联拓生物(LianBio)和Nanobiotix公司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联拓生物将获得独家授权,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和泰国开发和商业化后者的主要候选产品NBTXR3。根据新闻稿,NBTXR3是一款新型的、潜在“first-in-class”抗肿瘤药物。Nanobiotix公司将获得2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2.2亿美元潜在的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分成。
内分泌疗法如今依然是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主要手段,ERα配体结合域的组成型活性突变会使得肿瘤对内分泌药物制剂产生抵抗性。Y537S和D538G是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Erα突变,携带这两种ERα突变的乳腺癌往往对药物氟维司群(fulvestrant)的抑制敏感性较低,氟维司群是一种典型的二线内分泌疗法;药物拉索昔芬(Lasofoxifene)是一种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其对骨骼健康和乳腺癌预防有着潜在的效益。
Tessa Therapeutics(特沙生物医疗科技公司)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国际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下一代细胞疗法。近日,该公司在2021年第24届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年会(ASGCT 2021)上公布了“通用型”T细胞疗法(TT11X)的早期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