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田志刚、彭慧、孙汭,与法国马赛大学教授Eric Vivier团队(四人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Liver type 1 innate lymphoid cells develop locally via an interferon-γ-dependent loop。研究发现成年肝脏造血前体细胞向1型天然淋巴
3月31日,万春医药宣布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首个原创新药普那布林的中、美新药上市申请。根据此前公开信息可知,本次上市申请适应症为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康方生物宣布,由其与中国生物制药合作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派安普利(安尼可)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
近日,欧盟委员会(EC)批准百时美施贵宝(BMS)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联合益普生(Ipsen)靶向抗癌药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成人患者。此次批准基于关键3期Check
Lazertinib(YH25448,商品名LECLAZA)是韩国柳韩洋行(Yuhan)研发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韩国之外的权益已转让给美国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2021年1月18日,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MFDS)批准Lazertinib用于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的EGFR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的调控,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汝爱一生”对目前针对乳腺癌临床研究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已进行归纳总结: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怎么办?PI3K/AKT/mTOR三大通路解决方案!在PI3K/AKT/mTOR通路的研究中,mTOR抑制剂的研究最为成熟。
根据2021年HCC-TAG大会上公布的II期多臂研究Study-22的结果,tremelimumab(300mg)+度伐利尤单抗(1500mg)(T300+D),每4周一次的治疗方案对晚期HCC患者产生了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这是继“O+Y”后又一用于肝癌治疗的双免疗法,此前已在ASCO会议上报道过该项研究结果。
吉利德科学(Gilead)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Trodelvy(sacituzumabgovitecan-hziy,SG)的营销授权申请(MAA),该药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过至少2种疗法、其中至少1种疗法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不可切除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目前,Trodelvy治疗mTNBC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正在接受美国FDA的审查,旨在将加速批准转为完全批准。
辉瑞(Pfizer)近日宣布,发表于同行评议期刊的真实世界证据(RWE)证明:在HR+/HER2-转移性乳腺癌(mBC)女性患者中,与来曲唑(letrozole)相比,靶向抗癌药Ibrance(爱博新?,通用名:palbociclib,哌柏西利)联合来曲唑一线治疗改善了真实世界无进展生存期(rwPFS)和总生存期(OS)。这些发现是首次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对一种CDK4/6抑制剂的生存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疗效分析,数据已发表于《BreastCancerResearch》。
近日,罗氏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类使用药品委员会(CHMP)建议批准Tecentriq?(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作为肿瘤具有高PD-L1表达、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肿瘤畸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初始)治疗。
肝癌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无论是靶向或免疫亦或是靶免联合治疗领域都有了不错的进展。而这些新药物和新方案不仅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获益,对于早期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许也能带来希望。降期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治疗手段,而系统治疗药物对于肝癌降期也有着不错的疗效。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看一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在接受瑞戈非尼治疗后肿瘤缩小,随后接受了手术切除。
随着内分泌治疗的广泛应用,内分泌治疗耐药已成为临床上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及用药写进2019V2版NCCN指南后,逐渐激起了大家对PI3K/AKT/MTOR这条通路的兴致。关于“PAM”通路,汝爱小编在昨天已有为大家讲解: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怎么办?PI3K/AKT/mTOR三大通路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PI3K抑制剂在乳腺癌中是如何临床应用的吧~
目前肺癌已是全球发病人数第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比例高达85%。
癌细胞往往会进化出逃避宿主机体免疫防御的机制,而防止免疫逃逸的因子往往是开发新型癌症疗法的诱人靶点。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题为“Cell‐Based Identification of New IDO1 Modulator Chemotyp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马普学会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细胞的检测系统来识别免疫调节介导子,通过对超过15万物质的文库进行筛选,研究人员发现了几种具有空前结构的强效物质。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Research上题为“Thelandscapeoftheheritablecancergenom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揭示新型癌症突变或有望帮助增强对癌症的诊断及个体化抗癌疗法的开发。当细胞中一个或多个基因发生变化时就会诱发癌症,基因的改变被称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错误。
2021年03月24日,基石药业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pralsetinib)作为国家一类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第一个在中国上市的选择性RET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