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国内外top级肿瘤免疫企业纷纷入局 TIGIT单抗迎第一波高...

    国内外top级肿瘤免疫企业纷纷入局 TIGIT单抗迎第一波高光时刻

  • Science子刊发文:静脉注射这种细菌能让肿瘤形成血栓

    近年来,肿瘤靶向微生物已成为肿瘤特异性药物递送载体或治疗剂,例如卡介苗杆菌、厌氧菌、溶瘤病毒等。由于实体瘤内的低氧、免疫抑制和独特的生化微环境,这些细菌可以选择性地定植在肿瘤组织中。   据了解,某些类型的细菌可以将近红外(NIR)吸收剂递送到肿瘤中以

  • 2020ESMO中国之光丨恒瑞医药多项研究成果奏响国产原研药...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9月14日-10月18日在线上召开, 其中9月19日-21日的science weekend将有众多肿瘤领域新数据公布。作为欧洲最负盛名及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本次会议将展示肿瘤学的最新进展,搭建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沟通的桥梁。

  • 肺癌新疗法——EGFR靶向降解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控制上皮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关键因子,其高表达或异常激活与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内的多种癌症的肿瘤进展和治疗耐药有关,因此,常被用于上皮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 癌症治疗的概念性突破!这些在研三特异性抗体你知道吗?

    8月17日,泽璟制药以超500万美元引进一款三特异抗体新药,这引发了人们对三特异性抗体的关注。我们知道,单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是最早获得广泛使用的癌症免疫疗法,如抗PD-1/PD-L1抗体。随后,可同时靶向两个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开始受到人们关注,如靶向CD19与CD3受体的BiTE疗法Blincyto。那么,近期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三特异性抗体有何独特之处?目前都有哪些公司涉足这一领域?本文将节选部分在研药物和公司与大家分享。

  • 3期临床刚启动!康宁杰瑞PD-L1/CTLA-4双抗再获批临...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康宁杰瑞旗下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适应症为:联合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用于晚期消化道实体瘤的治疗。根据康宁杰瑞官方信息,这是一款研发代号为KN046的在研新药。两天前,KN046针对IV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已正式进入3期试验阶段,该研究将用于该产品在中国的新药上市申报。

  • 总价值超60亿美元!吉利德和Tango扩大肿瘤战略合作

    当地时间8月17日,吉利德与Tango Therapeutics宣布扩大战略合作,发现、开发和商业化针对癌症患者的靶向免疫逃避的创新疗法,合作候选产品的价值高达60亿美元。

  • 辅助治疗小细胞肺癌 G1公司CDK4/6抑制剂获FDA优先审...

    当地时间8月17日,G1 Therapeutics宣布美国FDA已接受其Trilaciclib,作为接受化疗治疗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骨髓保护疗法的新药申请(NDA),并给予优先审查,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为2021年2月15日。

  • 《细胞》:液体活检再获突破 全新生物标志物可早期诊断多种癌症

    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近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有关液体活检的新研究,为癌症早期诊断带来了潜在的全新方法。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和威尔·康奈尔医学研究所(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研究团队报告说,由肿瘤和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和颗粒(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articles,简称EVP),携带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癌症检测,并确定癌症的类型。   “一小管血液中就含有数十亿EVP,这意味着,癌症患者有大量的癌症相关EVP可供临床医生用来诊断。”这项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David Lyden教授介绍。

  • 颠覆认知!研究发现更强大的免疫系统可能会阻碍癌症的免疫治疗

    众所周知,化疗、手术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利用外力来消灭肿瘤。而免疫治疗,则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来抑制肿瘤生长。疾病的发生和免疫力有关,普遍认为免疫力越强,治疗癌症的效果就越好。   但是,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文章颠覆了我

  • BRAF/MEK抑制剂组合能成为下一个“不限癌种”疗法么?

    近两年来,多款“不限癌种”疗法获批上市,其中包括TRK抑制剂Rozlytrek(entrectinib)和Vitrakvi(larotrectinib)以及RET抑制剂Retevmo(selpercatinib)。它们的成功,让基于跨越多种组织类型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创新疗法成为抗癌疗法开发的一个重要策略。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虽已有小分子“药王” 但开发依旧火热

    多发性骨髓瘤(MM),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虽当前尚无法治愈,但治疗方法及药物开发却非常火热!无论是经典的沙立度胺,还是单抗类药物达雷妥尤单抗的引入指南,以及CAR-T疗法的介入,抑或是2019年全新药物Selinexor的上市,该领域的药物开发进程从未停歇,且从一定角度来看,已有质的提升。

  • 一线治疗食管癌 Keytruda组合疗法显著提高患者总生存期

    今日,默沙东(MSD)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与化疗(顺铂加5-氟尿嘧啶)联用,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KEYNOTE-590中达到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新闻稿指出,这是首个与化疗联用,一线治疗食管癌患者时不需考虑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均可提供更好生存获益的PD-1抑制剂。这一结果将与全球监管机构共享,并已提交至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虚拟大会进行展示。

  • 特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达到86% 新一代精准疗法临床结果...

    今日,致力于开发精准抗癌疗法的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公司报告了其主打候选药物repotrectinib在注册性2期临床试验TRIDENT-1中获得的中期数据。该公司同时宣布,基于近期来自美国FDA关于TRIDENT-1试验设计的监管反馈,这一候选疗法的研发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 胃癌新药开发 路在何方?

    前段时间,《Gut》上发表了一篇胃癌相关文章,核心内容是:法国里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Melina arnold等的一项“预测至2035年胃癌发病趋势的全球评估”研究显示,预计未来总体的胃癌发病率将持续下降,并且在越来越多国家胃癌将变得“罕见”。研究中特别提到,虽然中国胃癌发病率在下降,但距离“罕见”仍相差很远。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国人热爱高盐饮食、高浓度白酒、烧烤以及熏制食品,以及感染幽门螺杆菌。

  • 科学家发现癌基因在染色体外DNA中扩增 可促进肿瘤发展

    染色体外DNA(ecDNA),是一种从稳定的基因组DNA上脱落下来的DNA,以单链或双链环状存在,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癌基因的表达。此外,ecDNA上带有的原癌基因使肿瘤细胞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响应肿瘤内部环境的变化。

  • 记录总数:15830 | 页数:990  <...396397398399400401402403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