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Cancer Cell:通过靶向作用白血病干细胞或有望根治预...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儿童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改进型的方法来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 获12:0投票支持 葛兰素史克BCMA抗体偶联药物有望获批

    葛兰素史克(GSK)公司今天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肿瘤学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以12-0的投票结果支持该公司开发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抗体偶联药物belantamab mafo

  • 罗氏mosunetuzumab获FDA突破性药物资格 治疗滤...

    罗氏(Roche)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该药是一种T细胞结合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

  • PNAS发布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突破:新型免疫疗法疗效喜人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2%-20%,因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表达得名;死亡率高、容易复发和转移;对激素疗法和靶向治疗(如赫赛汀)都不敏感,能用的治疗方法几乎只有化疗,但大多数患者很快会产生耐药性,且预后不佳;如果扩散到机体的其它部位,生存期通常只有12-15个月。

  • 抵抗肿瘤免疫疗法的“帮凶”找到了!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飞速发展,引领了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其中, 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释放抗肿瘤免疫反应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方法,但目前只有一部分肿瘤类型受益于免疫检查点疗法(ICT),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对ICT没有反应或产生了耐药性。通常,科学家们将对免疫疗法无反应的肿瘤称为“冷”肿瘤(cold tumor)。如果能够了解肿瘤内在反应或逃避机制,或许就可以让肿瘤变“热”(hot tumor)。

  • 国产贝伐珠单抗价格再降!恒瑞等将“参战” 罗氏安维汀面临夹击

    近日,信达生物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挂网价格曝光,作为第二款国产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报价均低于原研和国产产品。价格战背后是百亿市场争夺的缩影,并且国内巨头等也即将“参战”,随着欧美市场的专利到期,安进、辉瑞纷纷入局,罗氏这款王牌药恐难掩业绩隐忧...

  • 廖宁教授携真实案例亮相2020CSCO乳癌大会!

    近日,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暨2020全国乳腺癌大会线上线下联袂召开,会议围绕乳腺癌各方位诊疗热点领域进行交流探讨,堪称乳癌的学术大宴。其中,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廖宁教授携DS-8201真实临床使用案例,带来“HER2+乳腺癌ADC单抗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的精彩讲座。再次展示了ADC型药物在HER2靶点的绝对地位。

  • 8款PD-1国内上市,肝癌患者如何选择?

    PD-1/PD-L1免疫药是这几年抗癌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这类药受益人群广,且可能带来临床治愈的超级幸存者,备受肿瘤患者的关注。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上市了8款免疫治疗药物,包括进口的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可瑞达(帕博利珠单抗)、英飞凡(德瓦鲁单抗)、泰圣奇(阿替利珠单抗)和国产的拓益(特瑞普利单抗)、达伯舒(信迪利单抗)、艾瑞卡(卡瑞利珠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而在肝癌领域,国内获批上市用于肝癌治疗的仅有卡瑞利珠单抗。那么对于肝癌患者来说,除了这款药物,其他免疫药物还能使用吗?相比较而言,这些药物的疗效又如何?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 活动性肺癌脑转移使用免疫治疗疗效不佳!

    近几年,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纵横驰骋,地位确立。临床也越来越正视那些在临床研究中不被纳入的患者群体,比如乙肝感染、自免疾病或活动性脑转移的患者等。比如近期在AACR上陆舜教授探究乙肝患者和EGFR/ALK患者能否使用免疫治疗的checkmate870研究,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结论(870研究)。同步,近日,Thoracic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免疫治疗用于活动性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活动性脑转相比稳定性脑转,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亟需,碰触了既往临床研究中不被纳入的患者类型。结果如何,细读一下!

  • 注重不良反应管理,让“抗癌”变得不痛苦!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5-90%,其中ALK+NSCLC患者约占5%。据统计,2015年中国约有73万人患上肺癌,其中就有将近58.4万人为非小细胞肺癌,这当中又有3.27万属于ALK基因突变肺癌。相较无ALK基因突变的患者,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曾非常有限,出现脑转移的几率更高,直至ALK靶向药物出现,情况才得以改观。

  • GSK多发性骨髓瘤新药副作用引质疑 本月能否顺利获批打问号

    葛兰素史克(GSK)抗体药物偶联物(ADC)belantamab mafodotin原计划于今年Q3完成审批,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然而近日,美国FDA工作人员对该实验性药物造成与眼睛有关的副作用提出了质

  • 改造IL-18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是一种分泌蛋白,可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但因其治疗的特异性不理想,且可能产生毒性,所以临床应用有限。IL-18是IL-1细胞因子家族成员,可激活先天淋巴细胞和T细胞。由于IL-18能够诱导免疫细胞的增殖并增强其活性,近年来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   由于出色的

  • 专访徐文贵教授:核医学时代下,癌症并不可怕

    国家癌症中心的全国癌症数据告诉我们,2019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400万人,平均每天有大约1万个的家庭必须承受这令人绝望的消息——癌症,早已成为21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大的问题之一。

  • 免疫T细胞“干性”促进抗肿瘤效应机制获揭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基础临床协同研究中心教授狄文团队和研究员邓刘福团队揭示了免疫T细胞的“干性”促进抗肿瘤效应的作用机制,为增强临床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新型策略。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  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在根除实体瘤方面遇到了多重挑战。以自我更新、扩增和多能性为特征的干性T细胞对于免疫治疗实现持久的抗肿瘤效应至关重要。该联合研究发现:在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GAS-STING对于干性CD8+ T细胞有着重要意义。cGAS-STING 通路是启动抗肿瘤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途径,有望成为使肿瘤由“冷”转“热”的新一代免疫治疗靶点。  为此,研究团队应用肿瘤模型、遗传学、药理学工具等证明了cGAS-STING和I型干扰素增强干细

  • 日本研究团队确认纳武单抗对原发部位不明癌症具有疗效

    据《日刊工业新闻》报道,近畿大学医学部林秀敏讲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通过由医生主导下进行的临床试验确认,癌症免疫治疗药纳武单抗(nivolumab)对无法确定原发部位的癌症具有疗效。在对有过抗癌药治疗经历的患者使用纳武单抗后,有22.2%患者的癌症部位面积缩小一半以上。治疗效果持续时间为12.4个月,比现有疗法的4—7个月明显延长。因此这有望成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

  • 关于免疫治疗,肺癌患者不得不了解的8大问题

    免疫治疗作为最前沿的癌症治疗方案,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免疫治疗吗?

  • 记录总数:15618 | 页数:977  <...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